【1-单选题】下列权力中,作为国家征税依据的是()。
A.管理权力
B.政治权力
C.财产权力
D.社会权力
【答案】B
【解析】国家征税依据的是其政治权力。
【2-单选题】以下关于税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税法属于制定法
B.税法属于权利性法规
C.税法属于授权法
D.税收法律体系具有单一性
【答案】A
【解析】选项BC: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选项D:税收法律体系具有综合性。
【3-单选题】下列原则中,在税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不同等级税法关系上的是()。
A.法律优位原则
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C.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D.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答案】A
【解析】法律优位原则在税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不同等级税法的关系上。
【4-单选题】《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在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做出了企业发生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特定事项的捐赠,可以据实全额扣除的规定。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A.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D.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答案】C
【解析】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其含义为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这一原则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即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以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较高的税法。
【5-单选题】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C.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D.法律优位原则
【答案】D
【6-单选题】下列关于税收合作信赖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就是公众信任原则
B.税收法律主义和税收合作信赖主义是完全统一的
C.税务机关用行政处罚手段强制征税是基于征纳双方合作关系
D.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合理思想,认为税收征纳双方的关系就其主流来看是相互信赖、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对抗性的
【答案】B
【解析】税收法律主义和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存在一定冲突。
【7-单选题】下列关于税法原则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质课税原则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
B.禁止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给予特定纳税人特别优惠这一做法体现了税收公平主义原则
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
D.税法适用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税法基本原则
【答案】A
【解析】选项A:属于税法的基本原则。
【8-单选题】下列属于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的正确解释的是()。
A.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
B.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而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溯及力
C.实体法、程序法权利义务均以其发生的时间为准
D.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
【答案】B
【解析】选项A:属于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选项C:程序法不应以纳税人的实体性权利义务发生的时间为准;选项D:属于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9-单选题】某税务稽查局2021年6月对辖区内一家企业进行纳税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20年6月新增的注册资金按万分之五的税率缴纳了印花税,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告知该企业可去申请退还印花税已缴纳金额的50%。该检查人员的这一做法遵循的税法适用原则是()。
A.税收公平主义原则
B.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D.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答案】D
【解析】自2018年5月1日起,对按万分之五税率贴花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对按件贴花五元的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
【10-单选题】甲公司未按期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对其做出加征滞纳金10万元的处罚规定,甲公司对该处罚规定存在异议,并申请行政复议。相关税务机关接受其复议申请﹐并要求甲公司照常履行滞纳金缴纳义务,其依据是()。
A.法律优位原则
B.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C.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答案】D
【解析】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优于税收实体法适用。即纳税人通过税务行政复议或税务行政诉讼寻求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事先履行税务行政执法机关认定的纳税义务,而不管这项纳税义务实际上是否完全发生。
【11-单选题】下列关于税法效力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税法自通过发布之日起生效,重要税法个别条款的修订和小税种的设置,大多采取这种生效方式
B.以新税法代替旧税法,是最常见的税法失效宣布方式
C.我国税法对人的效力采用属人与属地相结合的原则
D.税收实体法多采用从新原则,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答案】D
【解析】选项D:税收实体法多采用从旧原则,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12-单选题】下列解释中,原则上不可以作为判案直接依据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审判解释,如《关于审理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B.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检察解释,如《关于必须严肃查处暴力抗税案件的通知》
C.国家税务总局在执法过程中作出的解释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税收法律的解释
【答案】C
【解析】选项C属于税法行政解释,原则上不能作为判案的直接依据。选项AB属于税法司法解释,选项D属于税法立法解释,均可作为判案依据。
【13-单选题】个人所得税法所称“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这一税法解释属于()。
A.司法解释
B.字面解释
C.扩充解释
D.限制解释
【答案】D
【解析】其范围窄于“有住所”的字面含义,属于限制解释。
【14-单选题】下列有关法律解释具体原则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文*释原则不仅以文义作为法律解释的起点,还要考虑立法者意图或法律条文以外的其他要求
B.文*释原则必须单纯以文义为界限,在文义之外不得进行其他解释
C.合法、合理性原则要求税法解释在主体资格等方面都必须是合法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合理性
D.诚信原则是针对纳税人个体在适用税法时作出的解释,是一般意义上普遍适用的法律解释
【答案】C
【解析】选项A:文*释原则是指以文义作为法律解释的起点,通过文字、语法分析来确定税法条文的含义,而不考虑立法者意图或法律条文以外的其他要求;选项B:文*释原则并不是机械地、单纯地以文义为界限,在文义之外,文*释原则还原则上允许在法律条文的外延不明确,或者按照字面含义可能产生两种或更多解决办法,或者导致荒谬结果时,在未超出文义范围或损及文义互信的基础上,根据其他税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对税法条文进行解释;选项D:诚信原则在税法中的适用,是针对纳税人个体在适用税法时作出的解释,不是一般意义上普遍适用的法律解释。
【15-单选题】以下有关税法与其他部门法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任何税法,不管是税收基本法还是税收实体法或税收程序法,违反宪法的规定都是无效的
B.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
C.税法属于权利性法规,刑法属于禁止性法规
D.税收犯罪和刑事犯罪的司法调查程序是一致的
【答案】C
【解析】选项C: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刑法属于禁止性法规。
【1-单选题】下列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具有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的性质
B.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国家
C.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D.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以主体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要件
【答案】D
【解析】税收法律关系只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不体现纳税人一方主体的意志;税收法律关系的成立、变更、消灭不以主体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要件。
【2-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法与民法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税法调整手段具有综合性,民法调整手段较单一
B.税法与民法调整的都是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C.税法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规则和原则
D.民法与税法中权利义务关系都是对等的
E.税法的合作信赖原则有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影子,其原理是相近的
【答案】ACE
【解析】选项B: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税法调整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选项D:税收法律关系中,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权利义务关系不对等。
【3-多选题】下列属于引起税收法律关系消灭原因的有()。
A.纳税人自身组织状况发生变化
B.纳税人履行了纳税义务
C.税法修订或调整
D.纳税人经营或财产情况发生变化
E.纳税义务超过追缴期限
【答案】BE
【解析】选项ACD:属于引起税收法律关系变更的原因。
【4-多选题】税收法律关系变更的原因,主要有()。
A.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B.纳税人自身的组织状况发生变化
C.由于税法的废除
D.洪水冲毁了纳税人的厂房、设备
E.纳税人经营破产
【答案】BD
【解析】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由于某一法律事实的发生,使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发生变化。引起税收法律关系变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由于纳税人自身组织状况发生变化、由于纳税人的经营或财产情况发生变化、由于税务机关组织结构或管理方式的变化、由于税法的修订或调整、因不可抗力造成的破坏。
【1-单选题】下列税法要素中,能够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是()。
A.纳税地点
B.纳税环节
C.课税对象
D.纳税义务人
【答案】C
【2-单选题】下列关于比例税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A.比例税率是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缴纳税额占其课税对象实际数额的比例
B.比例税率体现税收公平原则
C.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税额与课税对象呈正比例关系
D.同一课税对象,随数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提高
【答案】C
【解析】选项A:实际税率是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缴纳税额占其课税对象实际数额的比例;选项B:比例税率有悖于税收公平原则;选项D: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税额与课税对象呈正比例关系。
【3-单选题】在下列几种形式的减税、免税中,使用范围最广泛,从原则上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情况的是()。
A.法定式减免
B.税基式减免
C.税额式减免
D.税率式减兔
【答案】B
【解析】在几种形式的减税、免税中,税基式减免使用范围最广泛,从原则上说它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情况;税率式减免比较适合于对某个行业或某种产品这种“线”上的减免,所以流转税中运用最多;税额式减免适用范围最窄,它一般仅限于解决“点”上的个别问题,往往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4-单选题】下列有关纳税期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性质的税种,其纳税期限不同
B.我国增值税实行按期征收,不能按期征收的,可以按次征收
C.采取何种形式的纳税期限,与课税对象的性质有密切关系
D.我国车辆购置税实行按年计征
【答案】D
【解析】选项D:我国车辆购置税实行按次征收。
【5-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法构成要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计税依据又称税基,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B.课税对象是从质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
C.征税对象是计算税额的尺度
D.税目代表征税的广度
E.消费税、企业所得税都规定有不同的税目
【答案】ABD
【解析】选项C: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选项E:不是所有的税种都规定税目,企业所得税没另行规定税目。
【6-多选题】关于税收实体法要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课税对象是构成税收实体法诸要素中的基础性要素
B.课税对象体现着各税种的征税范围
C.税率是以课税对象为基础确定的
D.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在价值形态上—般是不一致的
E.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在实物形态上一般是一致的
【答案】ABC
【解析】选项A:课税对象是构成税收实体法诸要素中的基础性要索;选项B:课税对象体现着各税种的征税范围;选项C: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间的比例关系,从这个角度说,税率是以课税对象为基础确定的;选项DE: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在价值形态上一般是一致的,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在实物形态上一般是不一致的。
【7-多选题】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采用的税率形式有()。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负税率
D.超倍累进税率
E.超额累进税率
【答案】ABE
【解析】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采用的税率形式包括比例税率、定额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没有负税率和超倍累进税率。
【8-多选题】下列关于税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环境保护税采用定额税率
B.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地区差别定额税率
C.车辆购置税采用幅度比例税率
D.土地增值税采用超率累进税率
E.消费税采用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答案】ABD
【解析】选项C:车辆购置税采用统一的比例税率,为10%。选项E:消费税的税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比例税率,一种是定额税率。适用从价定率的应税消费品,不同的应税消费品适用的比例税率不同,而不是采用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9-多选题】按照税收实体法要素的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B.税率代表课税的深度
C.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
D.零税率表明纳税人仍负有纳税义务,但无须缴纳税款
E.税目的作用是进一步明确征税范固
【答案】AC
【解析】选项A: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选项C: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往往要大于平均税率。
【10-多选题】下列关于减免税的说法正确的有()。
A.起征点属于税基式减免
B.零税率属于税率式减免
C.核定减免率属于税额式减免
D.减半征收属于税率式减免
E.跨期结转属于税基式减免
【答案】ABCE
【解析】选项D:减半征收属于税额式减免。
【11-多选题】下列税种实行多次课征制的有()。
A.增值税
B.车辆购置税
C.资源税
D.卷烟的消费税
E.金银首饰的消费税
【答案】AD
【解析】一次课征制是指同一税种在商品流转的全过程中只选择某一环节课征的制度;多次课征制是指同一税种在商品流转全过程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环节课征的制度。选项A:在流转环节道道征税;选项B:在购置自用环节一次性征收;选项C:在开发应税资源销售时一次性课征;选项D:卷烟在生产、委托加工、进口环节缴纳消费税的基础上,还在批发环节加征一道消费税;选项E:金银首饰只在零售环节缴纳一道消费税。
【12-多选题】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下列有关纳税期限的表述错误的有()。
A.不同性质的税种,其纳税期限不同
B.我国现行税法中的纳税期限只有按期纳税一种形式
C.耕地占用税采用按年纳税办法
D.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按季征收的纳税期限
E.房产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期缴纳
【答案】BCD
【解析】选项B:我国现行税制的纳税期限有三种形式:按期纳税、按次纳税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或缴纳;选项C:耕地占用税采用按次纳税办法;选项D:个人所得税中的偶然所得等采取按次纳税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