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乡建设日趋完善,智慧路封、智能交通信号灯等的使用,提高了通行效率,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安徽省某市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该市智慧路灯一般在日落后10-30分钟开启,且智慧路灯开启时刻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市智慧路灯平均开启时刻最晚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2. 城乡智能交通信号灯的使用,可以( )
①降低运输速度②方便居民出行③减少运输总量④减轻交通污染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在江淮沃野上,现代化的汽车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勾勒出安徽“智”造的壮丽图景。近年来,安徽省依托前瞻性产业政策、尖端科技赋能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势,在汽率领域掀起创新浪潮。2022-2024年全省汽年总产量由全国第七位攀升至全国第二位,2024年全省汽车出口量登项全国首位。完成下面小题。
3. 安徽省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 )
A. 增加居民就业机会B. 改变能源供给类型C. 缓解城乡道路拥堵D. 减少工业用地面积
4. 安徽省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该省( )
①高速铁路飞速发展②运输成本大幅下降③全产业链支撑较强④科技力量较为雄厚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均占有粮食显著增加,粮食品质逐渐提高,人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吃饱吃好的历史性转变、2018—2020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粮食总产量的前两名是黑龙江省和河南省。下图示意黑龙江、河南两省位置及2020年两省人口和耕地面积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5. 目前,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输出量最大的省。与河南省相比,黑龙江省输出量大主要是由于其( )
A. 地广人稀B. 热量充足C. 降水丰富D. 开发较晚
6. 为保障优质农产品稳定供给,我国走科技强农之路的做法有( )
①培育高产优质品种②增加粮食进口数量③提高农业灌溉技术④使用大量化肥农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多样,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广布。热带沙漠气候多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在热带草原气候区生活着独特的生物—磁性白蚁,其栖息地位于季节性洪水泛滥的平原上。磁性白蚁建造的巢穴—白蚁丘(图1)通常比较高大,最高达4米,宽约2.5米,底座厚约1米。图2示意澳大利亚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四地最适宜磁性白蚁栖息的是( )
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
8. 高大的白蚁丘能够有效( )
A. 抗震B. 抗寒C. 防洪D. 防风
下图示意世界不同纬度陆地面积占比。完成下面小题。
9. K纬线经过的大陆为( )
A. 北美洲大陆B. 南极大陆C. 南美洲大陆D. 亚欧大陆
10. 图中( )
A. K纬线经过的大陆平均海拔低B. P纬线经过的大陆地形单一
C. Q纬线附近地区终年温和多雨D. M纬线附近地区年温差较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秘鲁钱凯港是由中国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大型深水港,是中国-拉丁美洲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近年来,中国出口到巴西的产品以机械、电子产品等为主,从巴西进口的产品以大豆、牛肉、铁矿石等为主。中巴贸易往来的货轮主要沿巴拿马运河航线航行、通过运河时,过闸等的时间较长,缴纳的通行费用较高。钱凯港将与规划中的“两洋铁路”(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铁路)中线接轨,为中国-拉丁美洲贸易开辟新航线,下图示意中国-拉丁美洲主要航线。
(1)目前,中国出口到巴西的产品多为____(填“工业制成品”或“初级产品”)。规划中的“两洋铁路”中线位于地球上的五带中的____带,跨越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该河流是____(填河流名称)。
(2)未来,图中甲地的铁矿石运往中国,将会选择规划中的“两洋铁路”—太平洋航线。与巴拿马运河航线相比,简述“两洋铁路”—太平洋航线具有的优势。
(3)“要想富,先修路”。规划中的“两洋铁路”中线将助力沿线居民脱贫致富,减少当地居民为获取耕地而造成____(填森林类型)的破坏,保护“地球之肺”,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12. 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同区域劳动人民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体现,人们根据气温、降水等要素的差异划分了中国建筑气候区。下图示意中国建筑气候区分布和部分地区的传统民居。下表为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分依据(部分季风气候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建筑气候区 | 划分依据 |
严寒地区 | 1月平均气温<-10℃ |
寒冷地区 | -10℃<1月平均气温≤0℃ |
夏热冬冷地区 | 0℃<1月平均气温<10℃ |
夏热冬暖地区 | 10℃<1月平均气温 |
(1)图中M、N两地,属于中国建筑气候区中寒冷地区的是____,夏热冬冷地区的是____。
(2)同为中国建筑气候严寒地区,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严寒地区是由于其纬度较____,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严寒地区是由于其平均海拔较____。
(3)傣家竹楼是一种底部架空,屋顶坡度大的竹木结构房屋,该建筑有效通风、散热、排水,其主要分布在图中____(填①或②)地。图中窑洞是我国____("南方"或"北方")地区别具特色的传统民居。窑洞利用黄土易于开凿的特性,常位于山体南坡,是一种人地和谐的生态传统民居。请说出窑洞建在黄土深厚的山体南坡的理由____。
13. 黄河流域孕育了华夏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下游干流改道频繁。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黄河流域现已满目青翠,绿意盎然,人与环境和谐共生。下图示意黄河流域范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黄河为古代农业生产提供的便利条件。
(2)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干支流曾水量丰沛,船只如梭,湖泊星罗棋布。后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其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位于黄河____(填“上游”或“中游”或“下游”)。一遇暴雨,黄土高原水沙俱下,许多河湖因泥沙淤塞而消失,黄河下游河床也不断抬高。为防止洪水外溢,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从而形成“____”河。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对黄河流域进行综合整治,保障了黄河长期安澜,传承弘扬了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幸福河。简述我国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采取的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题答案】
【答案】1. B 2. C
【3~4题答案】
【答案】3. A 4. D
【5~6题答案】
【答案】5. A 6. B
【7~8题答案】
【答案】7. A 8. C
【9~10题答案】
【答案】9. B 10.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题答案】
【答案】(1) ①. 工业制成品 ②. 热 ③. 亚马孙河
(2)路程更短,节省时间;避开运河通行费,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河拥堵延误风险,运输效率更高。
(3)热带雨林
【12题答案】
【答案】(1) ①. M ②. N
(2) ①. 高 ②. 高
(3) ①. ② ②. 北方 ③. 黄土深厚,利于挖掘;南坡向阳背风,光照充足,冬季温暖。
【13题答案】
【答案】(1)①提供灌溉水源;②泥沙沉积塑造冲积平原;③带来肥沃土壤,便于农耕。
(2) ①. 中游 ②. 地上
(3)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打坝淤地拦截泥沙,修建小浪底等水利枢纽调水调沙;管理措施:制定法规、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放牧,规范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