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考试网 > 中级会计职称 > 频道地图 > 备考辅导 > 正文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知识点《财务管理》: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时间:2017-02-23 23:16:08
来源:985考试网

★ 知识点: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一、经济订货基本模型


假设:


(1)存货总需求量是已知常数;


(2)订货提前期是常数;


(3)货物是一次性入库;


(4)单位货物成本为常数,无批量折扣;


(5)库存储存成本与库存水平呈线性关系;


(6)货物是一种独立需求的物品,不受其他货物影响;


(7)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


决策思路:能够使存货的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数量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相关成本


(D/Q)×K=(Q/2)×Kc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提示】这里的最小存货成本,应理解为最小的相关存货成本,不包括不相关成本。


二、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的扩展


1.再订货点


R=L×d


【例】订货日至到货期的时间为5天,每日存货需用量为20千克,那么:


R=L×d=5×20=100(千克)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提示】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并无影响,每次订货批量、订货次数、订货间隔时间等与瞬时补充相同。


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


假设每批订货数为Q,每日送货量为P,则该批货全部送达所需日数即送货期为:


送货期=Q/P


假设每日耗用量为d,则送货期内的全部耗用量为:


送货期耗用量=Q/P×d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公式为: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将这一公式代入TC(Q)公式,可得出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相关总成本公式为: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三、保险储备


含义:在交货期内,如果对存货的需求量很大,或交货时间由于某种原因被延误,企业可能发生缺货。为防止存货中断,再订货点应等于交货期内的预计需求与保险储备之和。即:


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


决策原理:最佳的保险储备应该是使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和达到最低。


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保险储备×单位变动储存成本


缺货成本=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年订货次数×单位缺货损失


相关总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缺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