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政府预算执行中的调整和调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预算执行中,由于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必须及时增加预算支出且预备费不足支出的,各级政府不得先安排支出,应申请中央政府调剂资金
B、预算调整方案应当说明预算调整的理由、项目和数额
C、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
D、具体的预算级次划转办法由财政部规定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执行中的调整和调剂。在预算执行中,由于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必须及时增加预算支出的,应当先动支预备费;预备费不足支出的,各级政府可以先安排支出,属于预算调整的,应当列入预算调整方案,在预算调整方案中作出安排。
2、多选题
预算调整的主要形式有()。
A、动用预备费
B、预算资金的调剂
C、政府资金的收入
D、财政支出的安排
E、决算资金的盈余
【答案】
AB
【解析】
本题考查预算调整的主要形式。预算调整的主要形式:动用预备费;预算资金的调剂。
3、多选题
按照《预算法》规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地方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出现()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预算调整。
A、需要增加或减少预算总支出的
B、需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解基金的
C、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
D、需要调增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
E、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的
【答案】
ABCE
【解析】
本题考查预算调整情形。对于预算调整,《预算法》规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地方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预算调整:①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的;②需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③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④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的。
4、单选题
地方各级总预算草案由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编制,经本级政府审定后,提请()审查批准。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本级人民政府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总预算的编制。地方各级总预算草案由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编制,经本级政府审定后,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5、单选题
一般来说,连续的()通常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A、财政盈余
B、财政平衡
C、财政赤字
D、财政均衡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规模。一般来说,连年的财政赤字通常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6、单选题
中央预算草案由财政部汇总编制,报()审核后,提交()审査和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部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
C、国务院,财政部
D、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总预算的编制。中央预算草案由财政部汇总编制,报国务院审核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査和批准。
7、单选题
下列事项中,需要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调整或调剂的是()。
A、动用预备费
B、科目经费留用
C、预算级次划转
D、举借债务数额增加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预算调整的范围。对于预算调整,《预算法》规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地方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预算调整:①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的;②需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③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④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的。
1、单选题
在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消费
B、分配
C、交换
D、生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
2、多选题
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包括()。
A、金币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D、金银平行本位制
E、金汇兑本位制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因而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3、单选题
货币与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是()。
A、私有制
B、社会分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剩余产品的出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信用的定义、存在前提及本质特征。私有制是货币与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
4、单选题
垄断组织建立的实质是为了()。
A、促进市场竞争
B、形成统一市场
C、稳定市场价格
D、获取垄断利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垄断资本。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
5、单选题
2017年末,某中学高三年级10个班的学生人数(单位:人)分别为:
41414242424242434446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人。
A、42、46
B、42、42
C、42、41
D、42、4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集中趋势的测度。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作中位数,即42;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即42。
6、多选题
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产生的途径有()。
A、“国有化”政策
B、直接投资兴建国有企业
C、收购私人垄断企业的一部分股份
D、吸收部分私人垄断资本投资
E、与私人垄断组织联合共同投资兴建企业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产生的途径,一是国家对私有企业通过“国有化”政策,用高价收购的办法,把那些技术落后、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甚至淑临破产的企业收归国有;二是国家直接投资兴建国有企业。选项CDE是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产生的途径。
7、单选题
在不兑现的货币制度下,纸币被广泛接受,是因为()。
A、纸币代表金属货币
B、纸币依靠国家法律强制流通
C、纸币代表商品
D、纸币由国家财政发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在当代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是由国家垄断发行、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所以会被广泛接受。
1.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
A.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B.坚持党的领导
C.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D.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答案]B
[解析]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长期金融工具的是()
A.商业汇票
B.一年内的国库券
C.股票
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
[答案]C
[解析]长期金融工具主要是指各类证券。证券又称"有价证券是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的证书,它能够给持有人带来一定的股息或利息形式的收益。证券主要包括:长期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银行债券、股票。
3.关于中期预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期预算具有法律效力
B.中期预算不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
C.中期预算不能修订
D.中期预算有效期为5~10年
[答案]B
[解析]中期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几年(多为3-5年)的政府预算。中期预算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需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中期预算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和l财政变化情况对中期预算予以修订。
4.剥削制度,贫富两极分化的深刻经济根源在于()
A.资源配置有差异
B.市场发育不完全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C
[解析]剥削制度、两极分化的深刻经济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
5.关于我国货币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民币采取不兑现纸币的形式
B.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C.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
D.人民币出入境不受任何限制
[答案]D
[解析]人民币出入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人数为()
A.2~200人
B.1~100人
C.50人以上
D.50人以下
[答案]A
[解析]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2人以上200人以下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通过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的方式所设立的经济组织。
7.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有机联系,内在统一的整体是()
A.法律部门
B.法律规范
C.法制体系
D.法律体系
[答案]D
[解析]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进而形成的有机联系,内在统一的整体。
8.关于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排列在固定资产前面
B.资产项目按金额大小排列
C.其依据的会计等式是“资产=所有者权益”
D.左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答案]A
[解析]选项B,资产项目按流动性大小排列;选项C,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D,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9.往来款项清查一般采取的清查方法是()。
A.实物盘点法
B.银行对账单对法
C.发函询证法
D.技术推算法
[答案]C
[解析]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用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核对,派人前往或利用通信工具,向结算往来单位核实账目。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的是()的价格机制
A.以政府为主制定和管理
B.全面市场调节
C.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有政府宏观调控
D.与国际市场直接挂钩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是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有政府宏观调控的价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