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考试网精心为参加2018年护士资格考试的考生搜集的2018年护考《实践能力》习题21章(5),想要获取更多备考资料?请及时关注985考试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一定要仔细查看。
1、心脏压塞时易出现的异常脉搏是【C】
A、洪脉
B、交替脉
c、奇脉
D、细脉
E、间歇脉
【答案解析】:心脏压塞时易出现的异常脉搏是奇脉奇脉是指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触诊时桡动脉搏动呈吸气性显著减弱或消失,呼气时复原的现象
2、判断成人排便异常应为【B】
A、每天超过2次,或每周少于2次
B、每天超过3次,或每周少于3次
c、每天超过1次,或每周少于1次
D、每天没有大便或每周少于5次
E、每天大便1次
【答案解析】:排便次数因人而异,一般成人每天排便l一3次,成人每天排便超过3次或每周少于3次视为排便异常
3、成人在正常情况下,尿比重波动的范围是【B】
A、1、020~1、030
B、1、015—1、025
C、1、150~1、250
D、1、010一1、015
E、1、050一1、150
【答案解析】:成人在正常情况下,尿比重波动的范围在1.015—1.025之间
4、男性导尿时,应将****提起,使之与腹壁成的角度为【D】
A、40
B、50
C、55
D、60
E、30
【答案解析】:男性导尿时,如将****向上提起,使之与腹壁成60夹角,耻骨前弯可被拉直,利于插管
5、“每日一次”的外文缩写是【A】
A、qd
B、bid
C、tid
D、pm
E、808
【答案解析】:qd为每日一次,bid为每日两次,tid为每日三次,pm为需要时,qid为每日四次,808为必要时
6、局部用冷1小时可出现【D】
A、肌肉、肌腱、韧带组织松弛
B、局部组织细胞代谢缓慢
C、皮肤软弱、抵抗力降低
D、反射性地引起局部血管扩张
E、病人体温下降过低
【答案解析】:局部用冷30分钟,需观察局部皮肤,若出现苍白、青紫,有麻木感应立即停止;局部用冷l小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局部血管扩张
7、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不包括【D】
A、恢复心跳和呼吸
B、大动脉可扪及搏动
C、面色、口唇、甲床色泽转为红润
D、瞳孔散大
E、意识恢复
【答案解析】: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是病人心跳呼吸恢复,大动脉可扪及搏动,面色、口唇、甲床色泽转为红润,散大的瞳孔缩小,意识逐渐恢复,有尿,心电图波形有改变
8、发现病人脑死亡后,应反复观察多长时间即可做出诊断【D】
A、4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36小时
【答案解析】:脑死亡的标准为:对刺激无感受性及反应性;无运动,无呼吸;无反射;脑电波平坦上述标准24小时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过低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影响,即可作为脑死亡的诊断
9、中毒不能选用的洗胃液是【D】
A、温开水
B、生理盐水护士资格考试
C、50%硫酸镁溶液导泻
D、油性泻剂
E、1:5000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解析】:中毒选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洗胃,用50%硫酸镁溶液导泻,禁忌用油性泻药
10、温水擦浴的温度是【C】
A、24—26~C
B、28~30℃
C、32—34℃
D、34~36~(2
E、38—40~C
1、属于血管紧张索转换酶抑制剂的药物是【B】
A、利血平
B、卡托普利
C、硝苯地平
D、阿替洛尔
E、哌唑嗪
2、下列心血管疾病中易并发脑血栓的是【B】
A、心绞痛
B、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
C、心力衰竭
D、房室传导阻滞
E、病毒性心肌炎
【答案解析】: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的病人,血栓脱落引起周围动脉栓塞,以脑动脉栓塞常见。
3、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D】
A、咳嗽咳痰
B、呼吸困难
C、倦怠,乏力
D、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E、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
【答案解析】: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倦怠、乏力及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属于左心衰竭的表现。只有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属于右心衰的临床表现。
4、胸腔闭式引流单瓶水封闭式引流处理措施不恰当的是【E】
A、瓶内盛生理盐水500 rnl
B、短管作为通气路
C、长管插于水平面下3—4 cm
D、长管另一端与病人的胸腔引流管连接
E、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40—0 cm
【答案解析】:单瓶水封闭式引流瓶为一个容量2 000~3 000 ml的广口无菌瓶,内装无菌盐水,两根中空的管由橡皮塞上插入,短管作为空气通路,长管插至水平面下3—4 cm,另一端与病人的胸腔引流管连接。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0—100 cm。
5、出现小脑幕切迹疝时,有定位意义的瞳孔变化是【B】
A、患侧瞳孔逐渐缩小
B、患侧瞳孑L逐渐散大
c、双侧瞳孔大小不变
D、双侧瞳孑L散大
E、双侧瞳缩小
、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D】
A、呼吸浅表、呼吸频率快
B、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
C、肺活量小,潮气量小
D、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呼吸道黏膜缺少
E、鼻腔短小,狭窄,黏膜血管丰富
【答案解析】:新生儿和婴幼儿血液中各种免疫球蛋白均低,婴幼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黏膜缺少SI—gA,因此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
7、关于病毒性脑膜炎以下哪项不正确【D】
A、起病急
B、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轻者可自行缓解
c、脑脊液蛋白和细胞数轻度升高,糖和氮化物正常
D、多数患儿留有后遗症
E、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病毒
【答案解析】:病毒性脑膜炎以急性起病多见,病程约2周左右。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混。细胞数正常或稍增多,一般在300×10’/L以内。早期以中性粒 细胞为主,2—3天后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一般预后较好,大多能恢复健康。昏迷较久,频繁抽搐者预后较差,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8、3—个月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系统改变是【D】
A、方颅
B、胸廓畸形
c、手镯、脚镯征
D、颅骨软化
E、下肢畸形
【答案解析】:颅骨软化多见于3—个月婴儿,以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中央,随压力而暂时内陷,随手指放松而弹回,似压乒乓球感觉。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患儿,严重时可呈鞍状,十字状颅形。胸部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如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等。腕踝畸形多见于个月以上的小儿,骺端肥厚,形成钝圆环形隆起,称佝偻病手镯或脚镯。下肢畸形多见于小儿开始行走时,由于骨质软化和肌肉关节松弛,在走、立的重力作用下,而出现的“O”形或“X”形腿。
9、人一生中,何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所占比例相等【E】
A、出生后4~天,4~周
B、出生后4~周,4~个月
C、出生后4—个月,4—岁
D、出生后4—周,4~岁
n出生后4—天,4~岁
【答案解析】: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O.5,淋巴细胞约占0.30。生后4—天两者比值相等即形成第一个交叉,4—岁时两者又相等,形成第二个交叉。岁以后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与成人相似。
10、王女士,44岁,于下午2点行阑尾切除术,晚9点病人主诉下腹胀。视诊:下腹膀胱区隆起;叩诊:耻骨联合上实音。目前病人存在的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C】
A、有腹膜感染的危险
B、排便异常。
C、尿潴留
D、体液过多
E、术后疼痛
【答案解析】:由于术后麻药的后遗效应可引起神经性尿潴鬻,加之膀胱区隆起、叩诊耻骨上呈鼓音可判断该患者发生了尿潴留。
1、T管拔除的指征是【E】
A、无引流液引出
B、引流液颜色正常
c、大便颜色正常,食欲好转
D、黄疸逐日消退,无发热、腹痛
E、T管造影无残余结石,夹管试验无异常变化
【答案解析】:留置T管的目的主要是支撑胆道、引流胆汁和残余结石。若病人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至200Illl,且颜色为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提示可以拔管,但拔管前必须符合T管造影无残余结石,夹管试验无异常变化。
2、以下哪种情况应使用呼吸兴奋剂【E】
A、呼吸道梗阻或分泌物潴留
B、严重广泛肺部病变
c、神经肌肉疾病者
D、长期哮喘致呼吸肌疲劳
E、呼吸表浅、不规则
【答案解析】:呼吸兴奋剂仅适用于呼吸道通畅而呼吸不规则或浅表者。
3、骨折牵引时,预防过度牵引的措施是【C】
A、患肢抵床尾
B、患肢功能锻炼 ,
c、定时测定肢体长度
D、防止牵引针左右移动
E、定时放松牵引装置
【答案解析】:为预防过度牵引,应定时测量肢体长度,并据此对牵引治疗进行调整。A和E项会影响牵引效果,应注意避免。B和D项对预防过度牵引没有直接作用。
4、下列医院用品中,属于高度危险性的一组是【A】
A、输液器、血液
B、体温计、注射器
C、口罩、压舌板
D、被服、手术刀
E、便器、血压计
【答案解析】: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穿过皮肤黏膜进入人体组织和器官内部或与之密切接触的物品。在各选项中,只有A选项的两个物品均属于高度危险的物品。
5、下述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的是【D】
A、无菌包潮湿后不可使用
B、无菌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地面
C、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D、取出的无菌物品如未使用应立即放回原处
E、治疗室应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一次
【答案解析】:无菌原则要求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故D选项错误。
6、下列药物的保管,描述错误的一项是【E】
A、盐酸肾上腺素:装在盒内用黑纸遮盖
B、环氧乙烷:低温保存,远离明火
C、糖衣片:装瓶,盖紧
D、胎盘球蛋白:冷藏于冰箱内
E、氨茶碱片:装在白色瓶内,盖紧
【答案解析】:氨茶碱属于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放入有色瓶或避光纸盒内,置于阴凉处。
7、表示“饭后”给药的外文缩写是【C】
A、hs
B、ac
C、pc
D、DC
E、12n
【答案解析】:“hs'’正确的中文译意是“临睡前”,“ac Y’正确的中文译意是“饭前”,“pc'’正确的中文译意是“饭后”,“DC”正确的中文译意是“停止”,“12n'’正确的中文译意是“中午12点”。
8、下列关于取药,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胶囊须用药匙取用
B、药液不足l ml时须用滴管计量
c、油剂用量杯计量后直接倒人药杯
D、同时服用几种液体药物时,应分别放置
E、先配固体药,再配水剂
【答案解析】:取油剂药物时,应先在药杯中加人少许冷开水,再滴入药物,以免药液吸附在药杯壁上,影响计量。
9、患者李某,患精神分裂症,服用盐酸氯丙嗪,0、2 g,tid,护士在发药时应注意【A】
A、待病人服下后再离开
B、要病人服后多饮水
c、发药前测量脉搏
D、避免药物和牙齿接触
E、嘱病人服后禁忌饮茶
【答案解析】:对于麻醉药、催眠约及抗肿瘤药,发药时应亲自看到病人服下,收回药杯后方可离开。
10、在超声波雾化器工作原理中,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的装置是【D】
A、超声波发生器
B、雾化罐透声膜
C、雾化罐过滤器
D、晶体换能器
E、电子管
【答案解析】:超声雾化器的工作原理为超声波发生器发出高频电能,然后通过晶体换能器,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声能透过透声膜,破坏药液表面张力,从而形成雾滴,随病人吸气进入呼吸道,到达肺泡。
1、T管拔除的指征是【E】
A、无引流液引出
B、引流液颜色正常
c、大便颜色正常,食欲好转
D、黄疸逐日消退,无发热、腹痛
E、T管造影无残余结石,夹管试验无异常变化
【答案解析】:留置T管的目的主要是支撑胆道、引流胆汁和残余结石。若病人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至200Illl,且颜色为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提示可以拔管,但拔管前必须符合T管造影无残余结石,夹管试验无异常变化。
2、以下哪种情况应使用呼吸兴奋剂【E】
A、呼吸道梗阻或分泌物潴留
B、严重广泛肺部病变
c、神经肌肉疾病者
D、长期哮喘致呼吸肌疲劳
E、呼吸表浅、不规则
【答案解析】:呼吸兴奋剂仅适用于呼吸道通畅而呼吸不规则或浅表者。
3、骨折牵引时,预防过度牵引的措施是【C】
A、患肢抵床尾
B、患肢功能锻炼 ,
c、定时测定肢体长度
D、防止牵引针左右移动
E、定时放松牵引装置
【答案解析】:为预防过度牵引,应定时测量肢体长度,并据此对牵引治疗进行调整。A和E项会影响牵引效果,应注意避免。B和D项对预防过度牵引没有直接作用。
4、下列医院用品中,属于高度危险性的一组是【A】
A、输液器、血液
B、体温计、注射器
C、口罩、压舌板
D、被服、手术刀
E、便器、血压计
【答案解析】: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穿过皮肤黏膜进入人体组织和器官内部或与之密切接触的物品。在各选项中,只有A选项的两个物品均属于高度危险的物品。
5、下述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的是【D】
A、无菌包潮湿后不可使用
B、无菌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地面
C、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D、取出的无菌物品如未使用应立即放回原处
E、治疗室应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一次
【答案解析】:无菌原则要求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故D选项错误。
6、下列药物的保管,描述错误的一项是【E】
A、盐酸肾上腺素:装在盒内用黑纸遮盖
B、环氧乙烷:低温保存,远离明火
C、糖衣片:装瓶,盖紧
D、胎盘球蛋白:冷藏于冰箱内
E、氨茶碱片:装在白色瓶内,盖紧
【答案解析】:氨茶碱属于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放入有色瓶或避光纸盒内,置于阴凉处。
7、表示“饭后”给药的外文缩写是【C】
A、hs
B、ac
C、pc
D、DC
E、12n
【答案解析】:“hs'’正确的中文译意是“临睡前”,“ac Y’正确的中文译意是“饭前”,“pc'’正确的中文译意是“饭后”,“DC”正确的中文译意是“停止”,“12n'’正确的中文译意是“中午12点”。
8、下列关于取药,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胶囊须用药匙取用
B、药液不足l ml时须用滴管计量
c、油剂用量杯计量后直接倒人药杯
D、同时服用几种液体药物时,应分别放置
E、先配固体药,再配水剂
【答案解析】:取油剂药物时,应先在药杯中加人少许冷开水,再滴入药物,以免药液吸附在药杯壁上,影响计量。
9、患者李某,患精神分裂症,服用盐酸氯丙嗪,0、2 g,tid,护士在发药时应注意【A】
A、待病人服下后再离开
B、要病人服后多饮水
c、发药前测量脉搏
D、避免药物和牙齿接触
E、嘱病人服后禁忌饮茶
【答案解析】:对于麻醉药、催眠约及抗肿瘤药,发药时应亲自看到病人服下,收回药杯后方可离开。
10、在超声波雾化器工作原理中,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的装置是【D】
A、超声波发生器
B、雾化罐透声膜
C、雾化罐过滤器
D、晶体换能器
E、电子管
【答案解析】:超声雾化器的工作原理为超声波发生器发出高频电能,然后通过晶体换能器,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声能透过透声膜,破坏药液表面张力,从而形成雾滴,随病人吸气进入呼吸道,到达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