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考试网 > 节日作文 > 频道地图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21篇)

时间:2024-11-22 14:10:09
来源:985考试网

  感恩节作为美国一年一度的全国性节日,是从1863年10月3日,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做了“感恩节宣言”后开始的。下面是985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21篇),欢迎阅读与参考。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1

  传统的感恩节大餐包括了烤火鸡,有些家庭是以烤鹅来替代火鸡;还有塞在火鸡内部的填充佐料,是用撕成碎片的玉米面包、白面包和芹菜等等做成的;除此之外还有用火鸡内脏煮成的浓稠淋汁。另外还有一样特别的小红莓调味酱汁,用的就是每年九月和十月时盛产的小红莓。其它的配菜还包括烤洋芋泥、烤红薯泥、青豆和比司吉等等。最后的甜点当然有应景的南瓜派,也可以准备核桃派或苹果派。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2

  感恩节的食品极富传统色彩。每逢感恩节,美国人必有肥嫩的鸡可吃。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它原是栖息于北美洲的野禽,后经人们大批饲养,成为美味家禽,每只可重达四五十磅。现在仍有些地方设有猎场,专供人们在感恩节前射猎,有兴趣的人到猎场花些钱,就能亲自打上几只野火鸡回家。使节日更富有情趣。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3

  感恩节人们常吃的水果,有苹果、桔子、栗子、胡桃、核桃和葡萄等,人们还会用九月至十月盛产的小红莓(也即蔓越莓)制成酱汁,搭配烤火鸡吃。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4

  南瓜派是美国南方的深秋到初冬的传统家常点心,平常就有在吃,特别在感恩节的前后,成为一种应景的食物。南瓜有象征着丰收,富足的寓意,黄澄澄的,很吉庆。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5

  红莓苔子果酱,也就是蔓越橘酱,一直是感恩节和圣诞节主菜火鸡的配料及调味品。根据美国药典记载,蔓越橘已被用做抗膀胱炎及尿道感染的辅助品,其显着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6

  火鸡是美国感思节的传统主菜。火鸡的制作过程复杂,除了火鸡腹中要填满提前拌好的馅料以外,火鸡的烤制至少要四个小时。火鸡肉质细嫩,瘦肉多,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大多数美国人都喜欢火鸡。火鸡的吃法也有一定讲究。它需要整只烤出,鸡皮烤成深棕色,肚子里还要塞上许多拌好的食物,如碎面包等。端上桌后,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给大家。然后由各人自己浇上卤汁,洒上盐,味道十分鲜美。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7

  感恩节存在的意义告诉为我们了人性的美好,它从多方面多层次体现出感恩的意义,问候父母、朋友都是感恩的表现。尽自己的能力关爱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民,对自己的生活保持热爱,对自己的职业保持热情。感恩节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爱。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8

  感恩节(ThanksgivingDay)在北美属于一个特别大的节日,特别是对于加拿大人和美国人来说,这个节日特别重要,即使远在异乡的人也都要在节日前赶回去与家人团聚,共庆佳节。

  不过,加拿大的感恩节和美国的感恩节不在同一天,加拿大的感恩节是在每年10月的第2个星期一,而美国则是在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9

  印第安人带着各种玉米制品、烤火鸡、南瓜馅饼、野葡萄以及玉米酒浆等参加晚会,人们欢唱歌舞,通宵达旦。

  以后在每年玉米收获后的'11月底,定居在这里的白人移民都要举行感恩会,家家烤火鸡,烹制玉米食品,款待印第安人。

  长此以往,这种感恩会就成为了一种惯例。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10

  1620年9月6日,一批英国清教徒难以忍受宗教的*,搭乘“五月花号”木船驶往美洲。

  他们在疲劳、饥饿、寒冷和疾病的袭击下在大西洋上漂泊了65天,最后到达北美殖民地的普利茅斯。

  当时正值冬季,气候严寒,田野寂寥。当地印第安人慷慨地拿出贮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送去猎获的野鸭和火鸡。

  春天来了,印第安人教他们种植玉米和南瓜,饲养火鸡。白人移民和印第安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这年秋季玉米丰收,移民们举行了丰盛的感恩会,用烤火鸡和玉米糕点款待印第安人。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11

  感恩节是西方传统节日,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节日,也是美国人民合家欢聚的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设立为“感恩节”。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开端,起源于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这些移民当时在英国本土被称为清教徒,因为他们对英国教会改革的不彻底感到不满,以及英国教会及国王对他们进行政治*,属于这些清教徒脱离了英国教会,远走荷兰,后来决定迁居到大西洋彼岸,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信教自由地生活。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马萨索德带来的90名印第安人欢聚一堂,庆祝美国历第一个感恩节。创造了许多庆祝方式一直流传至今。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12

  “感恩教育”又称之为“爱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生命教育,我国是个有着浓厚传统美德的礼仪之邦,文化里记载着数不尽的感恩故事。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13

  中国传统文化中歌颂的恩情,是把“感恩”的心情更进一步体现,落实为“报恩”的具体行为。

  “结草衔环”这个成语广泛用于感恩报德,里面包含着老人在战场结草绳替女儿报恩以及黄雀衔玉环回报救命之恩的两个故事;“退避三舍”,最早来源是晋文公报答楚成王在他避祸*时的收留之恩;“一饭千金”,是韩信报答民间老妇在他走投无路时的一饭之恩。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1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文化自古就格外看重“恩情”,施恩、报恩,是中国历来推崇的普世价值。因而,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恩比天高,母恩比海深”这样的词句才得以广为流传。

  在中国文化中,报父母养育之恩叫做“孝”,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报知遇之恩叫做“忠”,司马光说“尽心于人曰忠”;报朋友之恩,叫做“义”,也才有陶渊明诗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15

  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大约开始于周朝,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也堪称“中国的感恩节”,承载中华“感恩”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其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和祭祖。上坟扫墓和祭祀祖先,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其内涵是倡导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孝亲传统和“感恩”文化。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16

  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备感亲切。感恩节是美国国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国式的节日,它和早期美国历史最为密切相关。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17

  在感恩节这一天,教堂都会开放,向上帝的慷慨恩赐表示感谢。

  感恩节是个家庭节日,全国各地,丈夫和妻子、孩子和老人,从市到镇、从镇到乡、从乡到庄,都回到老家共度节日。回不了家的人也打长途电话和父母家人畅谈,分享感恩的事。感恩节的餐桌上总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食品,最重要的就是火鸡。

  另外,吃南瓜馅饼是让大家记得当年印第安人曾送给第一批定居者这样的礼物。在大多数家庭里,饭后都会做一些传统的游戏。感恩节是一项愉快的庆祝活动,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是重叙友情的时刻。

  在那一天,就是单身汉也总是被邀请到别人的家里,同大家一起分享感恩的欢乐,并且感谢上帝的恩惠。这也是感恩节的意义所在。感恩节最主要的意义是要告诉我们人性的美好,从任何事上都可以体现出感恩,问候一下你的父母,朋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都是感恩的表现。

  感恩之心并非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培养。从小接受感恩教育,是养成良好性格,形成积极人生观的关键。生活中,多一些感恩的小仪式,也会让人更有幸福感。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理解与宽容,最重要的,学会爱。那是生命赋予我们的。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18

  1939年,美国领导者想通过延长圣诞节前的购物时间来帮助企业发展。1941年以后,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将成为总统每年宣布的联邦假日。感恩节的第二天就是美国的“购物狂欢节黑色星期五”。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19

  美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后,国家建议每年有一天的感恩节供全国人民庆祝,他们建议将11月26日定为感恩节。在1863年,漫长战争结束后,美国决定把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20

  感恩节起源于美国,17世纪早期一批英国人民为了躲避国内宗教*,乘船漂洋过海、忍饥挨饿到达美洲大陆。他们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学会了种植玉米、狩猎、捕鱼等本领。在第二年欢庆丰收之时,英国移民邀请印第安人一起感谢上帝施恩,因此有了第一个感恩节。

中国感恩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21

  感恩节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感恩节的美食。感恩节的传统食品有烤火鸡、甜山芋、玉米、南瓜饼、红莓苔子果酱、自己烘烤的面包及各种蔬菜和水果等。

  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做一份感恩节的特色美食,无论是请到家中共进晚餐,或者做一些感恩节小甜点,都是非常有感恩节特色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