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考试网 > 中考 > 频道地图 > 考试试题 > 内蒙古 > 乌兰察布 > 正文

2024年内蒙古乌兰察布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4-07-19 23:11:09
来源:985考试网

2024年内蒙古乌兰察布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墓葬中发现了很多粟的遗存。在其中一个深不足1米,底径约1米的窖穴内有粟粒朽灰堆积,专家推测其为储粮窖。据此可知,半坡先民(    )

A.掌握人工取火技术     B.处于打制石器时代

C.过着农耕定居生活     D.依靠食物采集为生

2.汉武帝时期,不仅在西南夷地区初步建立起郡县行政体系,还派蜀人司马相如安抚蜀民,增强蜀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这些措施有利于(    )

A.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B.光武中兴局面的到来

C.“推恩令”的实施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3.唐朝时,来自东罗马、大食、新罗等国的客使汇聚于都城长安。不少外国人在中国长期定居,有的还在朝廷中任职。这反映出唐朝(    )

A.文化交流的频繁       B.民族交融的盛况

C.对外交通的发达       D.开放包容的气度

4.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除了丞相制和中书省,规定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调兵权统归兵部:地方各省设三司,互不统属。其目的是(    )

A.解决倭患     B.强化皇权

C.增强国力     D.发展科举

5.1895年,台北市民鸣锣罢市,集会抗议割台,阻止饷银运出,一批台湾爱国官绅纷纷上书清政府,反对割台。引发上述事件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19世纪末,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开始从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进行了救亡与启蒙的探索。这一探索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推动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探索了武装革命的新道路   D.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8.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难忘的一天》中写道:“六亿的人民,加上无限大的权力,这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实现。”这反映出当时(    )

A.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B.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封建剥削制度已消灭

9.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系。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传承了古代文明       B.推动了民法建设

C.建立了封建制度       D.形成了地域文化

10.近年来,中欧班列已成为联通欧亚大陆商贸的重要通道,它给铁路沿线国家带来更多商机,铺就了共同繁荣发展之路。中欧班列成功运营体现出的国际关系准则是(    )

A.相互尊重     B.合作共赢

C.公平正义     D.平等对话

二、非选择题:本题3个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经过西周至东汉末一千两百余年的发展,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形成。现存的中医药古籍近9000种,在浩如烟海的医学著作中,不乏集大成者。更为可贵的是,古代医者在行医过程中追求“大医习业”“大医精诚”的精神。日本、韩国等国的传统医学都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王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与中医药文化自信》

材料二

晚清民国时期,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举步维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确定“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中医药事业得到新发展。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受中医药文献启发,提取出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解决了抗疟药物失效的难题。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世界掀起中医药文化热潮。

——摘编自刘金红等《中医药政策发展脉络回顾及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中医药发展的特点,并举出两例代表性的成就。(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中医药文化热潮的原因。(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建言献策。(2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某班开展以“广告与历史”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第一组同学搜集到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及资料。(如下图所示)

北宋“济南刘家针线铺”广告铜板。铜板中间是白兔捣药图案,下方写有“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特别说明,如果要批发购买可以优惠。铜板上的文字皆为反刻。

1932年,上海《礼拜天》报纸上刊登的亚浦耳电器广告。该广告醒目位置强调“完全国货”。亚浦耳电器厂是1923年民族企业家胡西园创办,主要生产白炽灯等家用电器。

1979年3月15日,上海《文汇报》刊登了一条某外国品牌的手表商业广告,广告语为“现代化的手表”。当时该品牌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市场。

第二组同学阅读了《世界广告史》一书,整理制作了资料卡片。(如下图所示)

欧洲商业广告史话

1472年,欧洲出现了最早的纸质印刷广告。

17~18世纪,咖啡、茶、巧克力等商品广告在欧洲报纸上最为常见。

19世纪中期,广告市场空前活跃起来。

19世纪后半期,多种新技术(如霓虹灯等)应用于广告。

20世纪以来,新的广告形式(如广播、电视、网络广告等)不断涌现。

……

(1)请从第一组同学搜集到的广告中任选两则,解读广告背后蕴含的历史信息,并在解读的基础上得出一个认识。(5分)

(2)根据第二组同学制作的资料卡片,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发展推动广告业的进步”。(5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取得民族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为谋求新的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中国作为亚洲的一员,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运动及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李平江《20世纪国际格局的变化》

材料二

20世纪世界和中国发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与世界”拟定一个观点,并从材料二中选择三个以上相关史事,围绕所拟观点,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5 CADBC  6-10 DACAB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11. (1)特点 :历史悠久,著作类多、蕴含着可贵的神品质、影响周边国家医学发展

(2)成就:华佗麻沸散,李时诊《本草纲目》等

(3)原因:新中国的成立.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传统中医药文献的启发、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发展、国际联系的加强等

国家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要坚定文化自信等,任意两点即可。

12.  (1) 第二则: 1932年, “完全国货”, 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的局部侵华开始,1932年广告上的“完全国货”字样反应了国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把发展经济和救国相结合,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情侣的爱国之情。第三则:1979,外国品牌“现代化手表”,反正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实行对外开放,所以外国品牌才可以在1979年进入我国,同时现代化的手表,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手表业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中外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

(2)1.14-16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 2.17-18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4.19世纪后半期第二次工业革命 5.20时间以来,尤其是网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3.观点:中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事实: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求同存异”方针

阐述:略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