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下面是985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来历小故事50字(7篇),欢迎阅读与参考。
篇1:清明节来历小故事50字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
篇2:清明节来历小故事50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明清以来,有“吃清明团”、“送百虫”、“水嬉”等风俗。由于清明和“聪明”谐音,故又称“聪明节”,江南民间有此日生子最佳的说法。现今,清明有祭祖、扫墓、祭扫烈士墓、植树、踏青以及吃青团子等风俗。
篇3:清明节来历小故事50字
清明节有关于晋文公和介子推这两个人的故事:晋文公做了国君后奖赏介子推,但是介子推不想要奖赏,晋文公就亲子到介子推家,介子推不想要奖赏所以就隐居锦山。晋文公没办法,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和母亲出山的`。谁知这场大火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现在寒食节也叫做清明节,这就是清明节的来源。
篇4:清明节来历小故事50字
清明时节,忌人间烟火,那深深的怀念,在我心头腾涌,腾涌。追溯2500年前,故事的源头,那屹立在心头的清明柳,和那爱国的'介子推与知恩图报的晋文公。清明路上,从伤痛欲绝,怀念着已死去的先人,心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篇5:清明节来历小故事50字
重耳在*期间饿晕,跟随他的忠臣介子推从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汤给他吃。他当上皇帝后,忘了他,后来想起来去请他请不来,有人出了个主意,逼死了他,他抱着柳树,拿着血诗,诗中有清明两字,故称清明。
篇6:清明节来历小故事50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篇7:清明节来历小故事50字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在烧焦的柳树上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