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考试网 > 节日作文 > 频道地图 > 最新信息 > 正文

除夕夜包饺子的来历(5篇)

时间:2024-02-06 09:30:08
来源:985考试网

  根据中国传统习俗,每逢除夕饺子一定是家家户户的桌上美食。下面是985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除夕夜包饺子的来历(5篇),欢迎阅读与参考。

篇1:除夕夜包饺子的来历

  除夕吃饺子的传说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除夕饺子馅之意

  芹菜馅——即勤财之意韭菜馅——即久财之意

  白菜馅——即百财之意香菇馅——即鼓财之意

  酸菜馅——即算财之意荠菜馅——即吉财之意

  野菜馅——即野财之意鱼肉馅——既余财之意

  牛肉馅——即牛财之意羊肉馅——即洋财之意

  大枣馅——即招财之意三鲜馅——即三羊开泰之意

篇2:除夕夜包饺子的来历

  除夕饺子介绍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

篇3:除夕夜包饺子的来历

  除夕吃饺子的来历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佳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着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篇4:除夕夜包饺子的来历

  我很喜欢吃饺子,但是不会包,常常被姐姐嘲笑,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包饺子。

  机会终于来了。这天下午放学回家,我看见妈妈正在包饺子,赶忙说:“妈妈,我也来包。”可妈妈说我不会包,不让我包。我想我可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就对妈妈说:“妈妈,老师说要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再说不会才要学呀,你不让我学,我不永远都不会吗?”妈妈听了我的话便点头答应了。

  我兴冲冲地拿起一张饺子皮,把它放到左手心,然后右手舀了一大勺馅放在皮上,学着妈妈的样子,把饺子皮的两边合拢并捏紧,这怎么难得到我呢!我才捏了两三下,就出问题了,右边捏紧了,馅从左边钻出来。“皮儿不够大。”我自言自语地说。妈妈看了我一眼,不禁笑了:“不是皮不够大,是你馅放多了。”我只得小心地把皮张开,用筷子夹出些馅来。这样一样,皮就不平整了,我勉强把它捏起,跟妈妈包的饺子放在一块,却看见一排肚圆皮光的饺子旁立着一个耷拉着脑袋,皱着皮肤丑面团,仿佛是衣着整齐精神抖擞的士兵边上站着一个衣裳不整无精打彩的流浪儿,真是对比鲜明。看来,要包好饺子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了一次教训,包第二个饺子时我只敢夹少许的馅。这回可顺利多,我象妈妈那样把饺子边捏紧,并摺出花边,看上出还真是那么回事。只是一把它跟妈妈包的水饺摆在一块就“现形”了,妈妈包的饺子是肚子滚圆的大汉,我包的饺子就是闹饥荒的灾民了。我只好嘲地说:“现在流行减肥,我的饺子也减肥。”妈妈听得笑弯了腰。

  这就是我第一次包饺子,虽然闹了笑话,却真的学会了包饺子。

篇5:除夕夜包饺子的来历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风俗活动,如: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除夕包饺子和吃饺子、新春拜年等。在这些风俗活动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除夕包饺子和吃饭饺子。

  在除夕的傍晚,我和妈妈先备好包饺子用的食材——韭菜和猪肉。妈妈先把韭菜切好、猪肉剁碎调好味后把切好的韭菜加在一起,肉馅先调好了。我和妈妈一起和面、擀*。在我和妈妈的合作下,不一会儿就擀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包饺子啦!

  我在饺子皮中放一小勺馅,接着在*边沿沾点水后对折后把半圆形*的两只角像月牙般弯起来,一个挺着“将军肚”的饺子就包好了。我越包越娴熟,不一会儿就包了很多个挺着“将军肚”的饺子。我骄傲地和妈妈说:“妈妈,要不我们来比赛吧,看谁包的饺子又好又多。”“好啊。”妈妈很爽快地答应了。比赛开始,饺子皮飞快地在我手中折叠弯曲,一个个漂亮的饺子就诞生了。我包的饺子和妈妈包的饺子不相上下,我们愈战愈烈。最后,还是妈妈赢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呀!

  晚饭时间要到了,爸爸负责煮饺子。我看着爸爸把一个个金*似的饺子倒入锅中,饺子浮了起来,看起来白白胖胖的,令人垂涎欲滴。饺子煮好了,我们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吃美味的饺子。我听父母说,家乡之所以会有除夕包饺子和吃饭子的风俗,是因为除夕包饺子和吃饭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寓意着一家人会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风俗活动——除夕包饺子和吃饺子。